2015-06-15
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,如果出现异常发热、振动和噪声突然增大的现象,表明滚动轴承可能已经破坏,应及时检查并分析原因。常见的破坏形式有:
1、疲劳剥落(图7.1)
在滚动轴承的滚道表面或滚动体表面,由于受交变负荷的作用使接触面表层金属呈片状剥落,并逐渐扩大而形成凹坑。若继续运转,则将形成大面积剥落区域。
图7.1
2、裂纹和断裂(图7.2)
材料缺陷和热处理不当,配合过盈量太大,组合设计不当,如支承面有沟槽而引起应力集中等,将形成套圈裂纹和短裂。
图7.2
3、压痕(图7.3)
当外界硬粒物质进入轴承中,并压在滚动体与滚道之间,可使滚动表面形成压痕。此外,过大的冲击负荷也可以使接触表面产生局部塑性变形而形成凹坑。当轴承精制时,即使负荷很小,由于周围环境的振动将在滚道形成均匀分布的凹坑。
图7.3
4、磨损(图7.4)
当滚动轴承密封不好,使灰尘或微粒物质进入轴承,或是润滑不良将引起接触表面较严重的擦伤或磨损,并使轴承的振动和噪声增大。
配合过盈量太小,或推力球轴承轴向负荷过小,将导致轴承套圈与滚动体配合表面擦伤和磨损。
图7.4
5、电流腐蚀(图7.5)
电流通过轴承,将产生小的电火花,导致接触表面局部退火而出现小坑或黑色亮点,情况严重时将再现较大的凹坑。
图7.5
6、锈蚀(图7.6)
水分或酸、碱、盐类物质等侵入轴承或润滑剂选用不当将引起轴承锈蚀,精密轴承即使轻微锈蚀也将使轴承报废。
图7.6
7、保持架损坏(图7.7)
滚动轴承,特别是高速轴承,由于润滑剂缺乏,使保持架与滚动体或套圈接触处产生磨损、碰撞,甚至保持架断裂。
图7.7
上一个:轴、壳体与轴承的配合
下一个:轴承的密封类型